阿勒泰羊
来源:新疆自治区畜牧兽医局 发布日期:2019-11-29 阅读:281
前言
本标准全部代替其先前版本DB/6500 B43 003-90。
本标准按照《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制,与DB/6500 B43 003-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本标准在“品种标准”一章中详细介绍了阿勒泰羊的“品种来源”。
b)本标准在“品种特征”一条中增加阿勒泰羊品种的头部特征。
c)本标准在“一级羊生产性能”一条中增加阿勒泰羊羊毛“毛长、细度、毛纤维类型重量比、净毛率、四月龄体重”等内容。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提出修订。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归口。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羊及羊毛羊绒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阿勒泰地区畜牧局、阿勒泰地区育种站、阿勒泰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修订。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郑文新、李金保、陶卫东、哈毕、曹克涛、庞静、高维明、阎厚忠、王万跃。
阿勒泰羊
DB65/ T2288-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阿勒泰羊品种标准和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阿勒泰羊的鉴定、分级或选择、种羊出售时使用。
2 品种标准
2.1 品种来源
本品种是哈萨克羊的一个优良类群,是新疆哈萨克牧民经过辛勤培育而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因其原产地和种羊繁殖基地在福海,且尾臀硕大而曾经被人们称为福海大尾羊。随着该品种的发展,主要产区为新疆的福海、富蕴、青河和阿勒泰等县(市),逐渐成为阿勒泰地区绵羊的主要品种。1976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命名为阿勒泰大尾羊,20世纪90年代初被国家正式命名为阿勒泰羊。
2.2 品种特性
本品种属脂臀尾羊、肉脂兼用粗毛羊。在终年放牧、四季转移牧场条件下,仍有较强的抓膘能力。具有耐粗饲、抗严寒、善跋涉、体质结实、早熟、抗逆性强、适于放牧等生物学特性。
2.3 外貌特征
耳大下垂,公羊鼻梁隆起,具有大的螺旋形角,母羊鼻梁稍隆起,约有2/3个体有角。有部分个体头部呈棕黄色或黑色。肉脂兼用体型明显,体质结实,体格大。整个体躯宽深,颈中等长,肋骨拱圆。耆甲十字部平宽,背平直。股部丰满,全身肌肉发育良好。腿高而结实,蹄质坚实,姿势端正。脂臀宽大而丰厚,平直或稍下垂,下缘中央有浅纵沟,外观呈方圆形,脂肪蓄积丰满,向腰角与股部延伸。皮肤致密,皮下脂肪发育良好。身躯被毛以棕红色和浅色为主。
2.4 被毛品质
被毛属于异质杂色毛,颜色以棕红色和浅色为主,有较明显的毛股结合,绒毛的含量高。被毛手感绵软。
2.5 一级羊生产性能
2.5.1 体重、体尺及剪毛量
在终年放牧的条件下,于9月膘度最肥时,一级羊体重、体尺及剪毛量最低指标如下:
表1 阿勒泰羊一级羊体重、体尺及剪毛量最低指标 单位:kg、cm
羊别 | 体重 | 体尺 | 剪毛量 | |||||||||
体高 | 体长 | 胸围 | 胸宽 | 胸深 | 十字部宽 | 管围 | 脂臀长 | 脂臀宽 | 脂臀厚 | |||
两岁公羊 | 85 | 75 | 77 | 100 | 25 | 35 | 22 | 8.5 | 20 | 35 | 15 | 2.0 |
两岁母羊 | 65 | 70 | 72 | 90 | 20 | 30 | 18 | 8.0 | 12 | 25 | 10 | 1.6 |
1.5岁公羊 | 70 | 72 | 74 | 92 | 22 | 32 | 20 | 8.0 | 15 | 30 | 13 | 1.6 |
1.5岁母羊 | 55 | 65 | 67 | 85 | 18 | 28 | 18 | 8.0 | 12 | 25 | 10 | 1.4 |
4月龄公羔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月龄母羔 | 3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长:无髓毛为9.8cm左右。细度:无髓毛为20-21μm左右;
毛纤维类型重量比:绒毛约占60%;
净毛率:70%。
2.5.2 肉脂生产性能
平均屠宰率为50%。
2.5.3 繁殖性能
两岁母羊繁殖率:110%。
1.5岁母羊繁殖率:103%。
3 分级标准
3.1 1.5岁羊分级标准
3.1.1 一级
见表1。
3.1.1.1 特等
一级中优秀个体,其体重、剪毛量超过品种规定最低指标10%以上的羊,列为特等。
3.1.2 二级
肉脂生产性能虽好,被毛品质不符合2.4规定的羊。
3.1.3 三级
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不符合一级、二级指标要求的羊。
3.2 初生羔羊鉴定
3.2.1 初生重
公羔4.5kg~5.0kg,母羔4.0kg~4.5kg。
3.2.2 毛卷形状
毛卷坚实、完整、小或中等,不成波形。
3.3 4月龄羔羊
3.3.1 一级
见表1
3.3.1.1 特等
一级中优秀个体,其体重超过品种规定最低指标10%以上的羊,列为特等。
3.3.2 二级
体型及脂臀发育良好。被毛致密,手感软绵度中等,棕红色、白色和其他浅色毛。四月龄体重公羔35.0kg,母羔30.0kg以上的个体。
3.3.3 三级
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不符合一级、二级指标要求的阿勒泰羊。
3.4 两岁羊分级标准
3.4.1 两岁鉴定为终生鉴定。
3.4.2 两岁羊分级标准同3.1。
4 阿勒泰羊鉴定项目符号和术语解释
阿勒泰羊鉴定项目符号和术语解释具体内容见附录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阿勒泰羊鉴定项目符号和术语解释
A.1 鉴定项目
按6项顺序进行鉴定,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的头一个字及符号,代表鉴定结果。
A.1.1 外形
着重记述体格发育突出的羊只,符号如下
A.1.2 羊的体格和骨骼,用字母“T”表示
T5─体质结实,结构协调,骨骼紧密,肢势正确。
T4─体质倾向于粗糙,骨骼粗。
T3─体质倾向于细致型,骨骼不够坚实,头窄而长,胫骨细。
A.1.3 脂臀的发育与大小用下列符号表示
w5 ─大小正常
w4+─大,上翘
w4- ─大,下垂
w3 ─小
A.1.4 被毛的颜色和质量用下列符号和字母表示
M5─毛的质量良好。
M4─毛的质量中等。
M3─毛的质量不良。
A.1.5 体格的大小以“5”分制表示
5—体格大,体重超过品种标准。
4—体格大,体重符合品种标准要求。
3—体格中等,体重略小于品种标准。
2—体格小,体重显著小。
A.1.6 总分的评定用“0”表示
00000—外形、脂臀的发育及大小,毛的质量等指标表现十分良好。
0000 —外形、脂臀的发育及大小,毛的质量等指标表现良好。
000 —外形、脂臀的发育及大小,毛的质量等指标表现中等,也可在圈后加“+” “-”号,以表示中间型。
A.2 等级标志及耳号
A.2.1 等级标志
鉴定结束后在右耳上作等级标志。
A.2.1.1 特级
在耳尖剪一个缺口。
A.2.1.2 一级
在耳下缘剪一个缺口。
A.2.1.3 二级
在耳下缘剪二个缺口。
A.2.1.4 三级
在耳上缘剪一个缺口。
A.2.1.5 等外
割去耳尖。
A.2.2 耳号
可根据育种,试验及生产上的需要,在羊的左耳佩戴金属或塑料耳号,允许有各种代号,但必须用四位或五位数字码,第一位数表示该羊出生年代的尾数。
通知公告 更多
- 关于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反馈意见第五十七项整改任务整改情况的公示
- 新牧函〔2019〕号 关于公布我区2019年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名单的通知
- 关于发布奇台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等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的函
- 新疆畜牧科学院所属事业单位2019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拟聘人员名单公告
- 关于核发巴州友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饲料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公告
- 关于注销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西域春饲料分公司等11家饲料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公告
- 关于伊犁天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饲料 企业生产许可证变更的公告企业生产许可证变更的公告
- 关于注销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7家饲料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公告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公告
- 关于核发伊犁天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饲料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公告
- 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办法(草案)》意见的公告